汕头:澄海青年返乡传播公益鼓励同辈做行动派
2016-07-29南方日报
 

第一次“溪南青年说”分享会的场景。

  “有一天,当家乡的河流被污染的时候,有哪个青年能站出来说不,哪怕只是在河边竖一个牌子写上‘爱护环境,请勿向河中倾倒垃圾’。”澄海青年陈沛涵一边说一边给讲台下的同学们分发空白纸张。

  7月初,正值第4届“扬帆起航·梦翔溪南”溪南义教开幕,陈沛涵和一群在外地念大学的小伙伴赶回澄海溪南镇。今年的溪南义教在以往的模式上进行了创新,引入“溪南青年说”的分享会模式和“世界咖啡模式”,希望能以此激发更多溪南青年参与家乡建设,加入到学成返乡的行动中。

  公益好友前来“支援”

  陈沛涵今年19岁,是广州一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。等到9月份开学,他就升大二了。

  在澄海溪南中学,陈沛涵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。他在15岁的时候就创办了“澄海青少年志愿社”,因为当时不到法定注册年龄,团队只能注册在汕头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名下,作为其属下的一个团体会员。

  4年后,陈沛涵又多了两个头衔:广东岭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IO和拜客广州品牌传播官。

  7月13日,第四届“扬帆起航·梦翔溪南”溪南义教正式开幕。在此之前,陈沛涵把和他一样在外地念大学的几个热心公益的好友都召集起来,回乡支援。

  陈沛涵告诉记者,今年的溪南义教在以往的模式上进行了创新,引入了“溪南青年说”的分享会模式和“世界咖啡模式”,希望为走出去的青年返乡交流提供一个平台,“他们走出这里,再回来的时候更容易看到存在的问题,发现问题后,再用他们在外面所学到的知识想办法解决问题,更能助力家乡公益事业的发展。我们希望能以此激发更多溪南青年参与家乡建设,加入到学成返乡的队伍中。”

  “溪南镇是一片沃土,在外的溪南青年回来,不是因为它经济发达,而是知道它还不够好,还有不足。”陈沛涵说。

  被问起为什么要在年龄那么小的时候就创办“澄海青少年志愿社”时,陈沛涵回答说,“澄海青少年志愿社成立的时候只有6个人,我们当中最大的也只有16岁。当时被人嘲笑很傻,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们究竟要干什么,创办团队也没有人来参加。后来渐渐地做成了一些活动,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,也向大家证明了我们在做的事。其实成立公益社团,不仅是圆我自己的公益梦,也想为澄海热心公益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平台。”

  陈心武是陈沛涵的好友,也是长辈,看着陈沛涵一路走来。“陈沛涵11岁的时候,因为看到电视里志愿者进入汶川支援救灾,当时就萌发了今后要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意愿。2012年,当时只有15岁的陈沛涵创办了澄海青少年志愿社,并成功组织了公益图书捐赠等一些活动,在同辈中很“了不起”。陈心武说,“但是陈沛涵总说自己是一颗小石,公益路上的小石子。”

同学们针对陈沛涵抛出的问题进行讨论。

  “没有行动之前不要说‘难’”

  “如果有一天,当家乡的河流被污染的时候,有哪个青年能站出来说不,哪怕只是在河边竖一个牌子写上‘爱护环境,请勿向河中倾倒垃圾’。”陈沛涵一边叫大家自由组队,一边给讲台下的同学们分发空白的纸张,“把你们会怎么做都写下来,我会把这些纸都保留起来。真有那一天到来,我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会行动。”

  陈沛涵告诉记者,很多同学抱怨找实习单位好难,我反问他们,“那你找了吗?你填写简历了吗?你投递了吗?你迈出第一步了吗?当你没有行动之前,不要说’难’。”

  “开办‘溪南青年说’最终是为了溪南青年去做。”陈沛涵说。

  陈书超是这场“溪南青年说”分享会的主持人。“我们为什么要回家乡举办这样的分享会?是因为有钱赚吗?是我们想来向师弟师妹们吹牛炫耀吗?都不是。因为我们走出去了,我们跳出来,在另一处视野上看到了家乡的不足,我们觉得我们有责任,有义务为这块我们生长的沃土做点什么。前几天陈沛涵找到我,跟我说了一句话,我认同也坚信他的话:我们现在不能够给家乡带来10万、20万、100万的收益,但是我们能够带来思想的种子。”陈书超说。

  在今年的“溪南义教”里发起“溪南青年说”,这些青年人坚信他们相聚在一起,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,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。他们也给自己确定了使命:引领更多的青年为家乡的发展而行动。

  而当天的“世界咖啡”议题是:如果家乡的河流污染了,你会如何去行动?在场的同学领到纸笔,用最短的时间组建自己队伍,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。

  据陈沛涵介绍,在同学们写出的想法中,他看到了许多青年有自己独特的观点,有的从个人层面上号召大家捍卫家乡的河流,有的则把问题上升到更高的层次。“我、陈书超和陈荣珊3个人发起了‘溪南青年说’分享会,这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活动,但不局限于这一次活动,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愿意与我们携手,参与到活动中来。我们也希望家乡的青年,不只停留在思想上,更应该有所行动。”

  为家乡做公益感觉真好

  陈荣珊是今年负责溪南义教的总干事。

  据她介绍,溪南义教自2013年成立至今,在共青团溪南镇委、溪南镇党员义工社、澄海溪南中学、澄海青少年志愿社、澄海伟才国际幼儿园,深圳澄海商会和澄海潮商村镇银行等单位的支持下,一直秉承“返乡反哺,学以致用;以生为本,教学相长”的创办理念,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教育事业中去,以义教的形式奉献爱心、担当责任,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。

  “2016年是溪南义教开办的第4年,我们认为,除了运用‘互联网+’的模式进行创新外,更应该沉淀下来,把我们的经验和感悟传授给大家。”陈荣珊说。

  2013年,同样是溪南中学毕业生,陈晓鹏和纯娓创办了溪南义教。据了解,义教的教员大多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,来自汕头市各重点高中,教员根据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开展义教,而学员则是准高二及准高三学生。

  溪南义教创办之后,有很多教员表示,本来以为义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,但参加后才知道,需要用心、用力去做,才能做好。

  “我们可以教的不是老师上课教的知识,溪南义教不是单纯的课内知识补习,说实话,我们肯定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得好。我们除了辅导课程,最想做的是分享经验。跟师弟师妹们交流自己一路为高考奋斗的心路历程,那种拼过高考,为了目标奋斗的感觉,鼓励他们。相似的经历让我们更能理解师弟师妹的感受,从而有效地沟通,也算是一种朋辈教育。”纯娓说。

  当记者问起怎么会想到要创办义教的时候,纯娓说,我记得最开始提到溪南义教是有一次跟陈晓鹏聊天,我们说到为什么其他地方有义教,就溪南没有呢。当时盐鸿的义教已经办了好几年了,有许多朋友参加那边的义教。没想到就当时这么一句话,后来说干就干了。

  溪南义教最初定位就很明确,做公益。“不可能是有盈利目的的。”据纯娓讲述,陈晓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最开始办义教都是我们自己凑的钱,陈晓鹏当时在外面有补习的兼职,辞掉兼职回来支援我们。

  “团队刚创建的时候,只有几个平时很好的伙伴,然后我们通过熟人介绍熟人,慢慢扩大我们的团队。”纯娓说,“那种回来为家乡做点公益的感觉很舒服。”

 
【郑重声明】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。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。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[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]。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项目推荐
春蕾计划:她们想上学
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@她创业计划项目
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
e万行动(孤儿助养)
2021“暖巢行动”公益项目扬帆起航
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
壹基金温暖包
小善大爱免费午餐
关爱困境老人
爱心包裹项目
贫困白内障的光明
先心儿童的“心”声
困境儿童关怀
关怀贫困母亲
企业邮箱 |  隐私保护 |  客户反馈 |  广告合作 |  关于我们 |  联系我们 |  服务条款 |  网站地图
? Copyright 2005-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
京ICP备17029845号-1???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
版权所有:公益中国网